Skip to content

一元函数积分

根据您提供的文件《880题·高等数学 3.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综合题)》,我对其中的知识点和代表性题目进行了详细分析。

这份文件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单变量积分学习题集,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到高级应用的各类问题。

I. 积分学的基本概念

这部分内容考察了积分学的核心理论,重点在于函数、导数和积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点: *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理解原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 微积分基本定理: 运用该定理来计算变限积分的导数以及求解定积分。 * 定积分的性质: 包括线性性质、区间可加性以及积分大小的比较。 * 函数奇偶性在积分中的应用: 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积分为零,偶函数的积分则可简化计算。

代表性题目: 第(1)题,第1页

问题: 设在(-1,1)内 \(f(x)\) 是奇函数, \(F(x)\)\(f(x)\) 在(-1,1)内的一个原函数,则在 \((-1,1)\)\(f(x)+F(x)\) (...)。 * (A) 是可导的偶函数 * (B) 是连续的奇函数 * (C) 存在原函数 * (D) 存在原函数且原函数为奇函数

分析: 这道题综合考察了原函数、奇偶性和连续性的关系。 1. 根据定义,\(F'(x) = f(x)\)。 2. 如果 \(f(x)\) 是一个奇函数,那么它的原函数 \(F(x)\) 通常是一个偶函数加上任意常数。 3. 一个函数存在原函数的充分条件是它在该区间上连续。作为原函数,\(F(x)\) 必然是连续的。如果题目默认 \(f(x)\) 也是连续的(在许多标准微积分题目中是常见假设),那么 \(f(x)+F(x)\) 作为两个连续函数的和,也必然是连续的。 4. 任何在区间上连续的函数都存在原函数。因此,选项 (C) 是最可靠的结论。此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函数、导数和原函数三者之间的基本性质。

II. 积分技巧

这部分题目考验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各种计算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的方法。

知识点: * 分部积分法: 尤其适用于两类不同函数乘积的积分。 * 换元法: 包括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 * 递推关系: 对含参数 \(n\) 的积分(记为 \(I_n\))建立其与 \(I_{n-1}\)\(I_{n-2}\) 之间的关系式,常见于三角函数高次幂的积分。

代表性题目: 第(22)题,第59页

问题: 设 \(a_{n}=\int_{0}^{\pi}x~sin^{n}x~dx(n=1,2,\cdot\cdot\cdot).\) * (I) 证明: \(a_{n}=\frac{n-1}{n}a_{n-2}(n=3,4,\cdot\cdot\cdot)\) * (II) 求 \(lim_{n\rightarrow\infty}\frac{a_{n}}{a_{n-1}}\)

分析: 这是建立并使用积分递推公式的经典范例。 1. 第一部分 需要巧妙地使用分部积分法,并结合定积分的性质 \(\int_0^\pi f(x)dx = \int_0^\pi f(\pi-x)dx\) 来建立 \(a_n\)\(a_{n-2}\) 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不仅考验计算能力,还考验对积分性质的灵活运用。 2. 第二部分 则利用已经推导出的递推关系来求解序列的极限。这道题将定积分的计算与序列极限分析结合起来,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III. 定积分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将积分理论应用于解决几何与物理问题。

知识点: * 平面图形的面积: 计算由直角坐标方程或极坐标方程定义的曲线所围成区域的面积。 * 旋转体体积: 应用圆盘法、垫圈法或柱壳法计算平面图形绕x轴、y轴或其他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固体的体积。 * 曲线弧长: 计算曲线的长度。 * 物理应用: 计算变力做功和液体静压力等物理量。

代表性题目: 第(39)题,第77页

问题: 设平面图形D由 \(x^{2}+y^{2}\le2x\)\(y\ge x\) 确定,求图形D绕直线 \(x=2\) 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分析: 这道题目综合了多个应用知识点。 1. 确定积分区域: 首先需要正确分析两个不等式。\(x^{2}+y^{2}\le2x\) 可化为 \((x-1)^2 + y^2 \le 1\),表示一个圆心在(1,0)、半径为1的圆面。\(y \ge x\) 表示直线 \(y=x\) 上方的区域。学生必须准确画出这两个区域的交集 D。 2. 选择计算方法: 由于旋转轴是垂直于x轴的直线 \(x=2\),使用柱壳法(Cylindrical Shells Method)通常最为便捷。 3. 建立积分式: 柱壳法的体积微元为 \(dV = 2\pi \cdot (\text{半径}) \cdot (\text{高}) \cdot (\text{厚度})\)。对于区域 D 中的任意一点 \((x,y)\),它到旋转轴 \(x=2\) 的距离(半径)为 \((2-x)\)。柱壳的高度是上边界曲线(圆)与下边界曲线(直线)的y值之差,即 \(\sqrt{2x-x^2} - x\)。厚度为 \(dx\)。 4. 确定积分限并计算: 最后,通过求解圆与直线的交点来确定 \(x\) 的积分上下限,并计算最终的定积分 \(V = \int_{x_1}^{x_2} 2\pi (2-x) (\sqrt{2x-x^2} - x) dx\)

IV. 反常积分

此专题处理积分区间无限或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内无界(有垂直渐近线)的情形。

知识点: * 反常积分的定义: 将其表达为定积分的极限。 * 收敛与发散: 判断反常积分的值是否为一个有限数。 * 收敛性判别法: 使用比较判别法和极限形式的比较判别法,结合p-积分(\(\int \frac{1}{x^p}dx\))的性质来判断收敛性,而无需计算其精确值。 * 收敛值的计算: 在积分收敛的前提下,求出其精确值。

代表性题目: 第(18)题,第18页

问题: 设积分 \(\int_{0}^{+\infty}\frac{x^{1-p}arctan~x}{2+x^{p}}dx(p>0)\) 收敛,则p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收敛性判断问题,需要同时考虑两个奇点:\(x \to 0^+\)\(x \to +\infty\)。 1. \(x \to 0^+\) 处的行为: 当 \(x\) 趋于0时,\(\arctan x \approx x\),分母 \(2+x^p \approx 2\)。因此,被积函数近似于 \(\frac{x^{1-p} \cdot x}{2} = \frac{x^{2-p}}{2}\)。根据p-积分的结论,\(\int_0^c x^{2-p} dx\) 收敛的条件是指数 \(2-p > -1\),即 \(p < 3\)。 2. \(x \to +\infty\) 处的行为: 当 \(x\) 趋于无穷时,\(\arctan x \to \frac{\pi}{2}\),分母 \(2+x^p \approx x^p\)。因此,被积函数近似于 \(\frac{x^{1-p} \cdot (\pi/2)}{x^p} = \frac{\pi}{2} \cdot \frac{1}{x^{2p-1}}\)。根据p-积分的结论,\(\int_c^\infty \frac{1}{x^{2p-1}} dx\) 收敛的条件是指数 \(2p-1 > 1\),即 \(p>1\)。 3. 合并结论: 为了使原积分收敛,以上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因此,p的取值范围是 \(1 < p < 3\)

V. 理论证明与高等主题

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要求学生利用微积分的各大定理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

知识点: * 中值定理与罗尔定理的应用: 证明满足特定性质的点的存在性。 * 洛必达法则与积分的结合: 求解含有积分的未定式极限。 * 积分不等式: 证明与积分相关的不等式,如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等。 * 积分方程: 求解未知函数出现在积分表达式内部的方程。

代表性题目: 第(27)题,第65页

问题: 设f(x)在[a,b]上二阶可导,且 \(f^{\prime\prime}(x)>0\),证明: \(f(\frac{a+b}{2})<\frac{1}{b-a}\int_{a}^{b}f(x)dx<\frac{f(a)+f(b)}{2}\)

分析: 这是著名的赫米特-哈达玛(Hermite-Hadamard)不等式,它揭示了凸函数(由 \(f''(x)>0\) 保证)在区间中点处的函数值、区间上的平均值以及端点函数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1. 几何解释: \(f''(x)>0\) 意味着函数图像是向上凹的(凸函数)。不等式左边是函数在区间中点处的值;中间是函数的平均值,其几何意义是与曲线下方区域面积相等的矩形的高度;右边是连接两端点的梯形高度的平均值。 2. 证明思路: 证明此不等式需要利用凸函数的几何性质: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切线都在图像下方;连接图像上任意两点的割线则在图像上方。通过将函数与其中点处的切线或端点间的割线进行比较,再对不等式两边进行积分,即可得到结论。


总结: 这份题集全面且深入地覆盖了一元函数积分学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能力,更强调对核心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