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方程
考研数学二微分方程核心知识点梳理¶
微分方程作为考研数学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相对独立且方法性强,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并争取拿满分的部分。根据历年考试大纲和真题分析,数学二中有关微分方程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考生需要准确理解和掌握微分方程的一些基本术纯,这是后续学习和解题的基础。
- 微分方程: 凡表示未知函数、未知函数的导数与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称为微分方程。
- 阶: 微分方程中所含未知函数导数的最高阶数,称为该微分方程的阶。例如,\(y'' + 2y' + y = x\) 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
- 解: 使得微分方程成立的函数称为微分方程的解。
- 通解: 如果微分方程的解中含有任意常数,且任意常数的个数与微分方程的阶数相同,则称此解为微分方程的通解。
- 特解: 不含任意常数的解称为特解。特解可以通过通解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确定。
- 初始条件: 确定特解中任意常数值的条件,通常以 \(y(x_0) = y_0, y'(x_0) = y_1\) 等形式给出。
二、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一阶微分方程是考研数学二的重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以下几种常见类型的解法。
类型 | 方程形式 | 求解方法 |
---|---|---|
可分离变量的方程 | \(\frac{dy}{dx} = f(x)g(y)\) | 分离变量后两边积分:\(\int \frac{dy}{g(y)} = \int f(x)dx\) |
齐次方程 | \(\frac{dy}{dx} = \phi(\frac{y}{x})\) | 令 \(u = \frac{y}{x}\),则 \(y = ux, \frac{dy}{dx} = u + x\frac{du}{dx}\),代入原方程化为可分离变量的方程。 |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frac{dy}{dx} + P(x)y = Q(x)\) | 应用通解公式:\(y = e^{-\int P(x)dx} \left( \int Q(x)e^{\int P(x)dx}dx + C \right)\) |
伯努利方程 | \(\frac{dy}{dx} + P(x)y = Q(x)y^n \quad (n \ne 0, 1)\) | 令 \(z = y^{1-n}\),将其转化为关于 \(z\) 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三、 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对于一些特定形式的高阶微分方程,可以通过适当的变量代换将其阶数降低,从而转化为一阶微分方程或更低阶的方程进行求解。
- \(y^{(n)} = f(x)\) 型: 直接通过逐次积分求解。
- \(y'' = f(x, y')\) 型: 令 \(p = y'\),则 \(y'' = \frac{dp}{dx}\),原方程化为一阶微分方程 \(\frac{dp}{dx} = f(x, p)\)。
- \(y'' = f(y, y')\) 型: 令 \(p = y'\),则 \(y'' = \frac{dp}{dy}\frac{dy}{dx} = p\frac{dp}{dy}\),原方程化为一阶微分方程 \(p\frac{dp}{dy} = f(y, p)\)。
四、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这是考试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于非齐次项的处理。
1.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方程形式为 \(y'' + py' + qy = 0\),其中 \(p, q\) 为常数。
其求解步骤如下:
- 写出特征方程:\(r^2 + pr + q = 0\)。
- 求解特征根 \(r_1, r_2\)。
- 根据特征根的不同情况写出通解:
- 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r_1, r_2\):通解为 \(y = C_1e^{r_1x} + C_2e^{r_2x}\)。
- 两个相等的实根 \(r_1 = r_2 = r\):通解为 \(y = (C_1 + C_2x)e^{rx}\)。
- 一对共轭复根 \(\alpha \pm i\beta\):通解为 \(y = e^{\alpha x}(C_1\cos(\beta x) + C_2\sin(\beta x))\)。
2. 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方程形式为 \(y'' + py' + qy = f(x)\)。
其通解结构为:非齐次方程的通解 = 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 + 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 (\(y = y_h + y_p\))。
齐次方程的通解 \(y_h\) 按上述方法求解。对于特解 \(y_p\) 的求解,主要使用待定系数法,根据非齐次项 \(f(x)\) 的形式来设定特解的形式:
-
\(f(x) = P_m(x)e^{\lambda x}\) 型:
- 若 \(\lambda\) 不是特征方程的根,设特解为 \(y_p = Q_m(x)e^{\lambda x}\)。
- 若 \(\lambda\) 是特征方程的单根,设特解为 \(y_p = xQ_m(x)e^{\lambda x}\)。
- 若 \(\lambda\) 是特征方程的重根,设特解为 \(y_p = x^2Q_m(x)e^{\lambda x}\)。 其中 \(Q_m(x)\) 是与 \(P_m(x)\) 同次的多项式。
-
\(f(x) = e^{\lambda x}[P_l(x)\cos(\omega x) + P_n(x)\sin(\omega x)]\) 型:
- 若 \(\lambda \pm i\omega\) 不是特征方程的根,设特解为 \(y_p = e^{\lambda x}[Q_k(x)\cos(\omega x) + R_k(x)\sin(\omega x)]\),其中 \(k = \max(l, n)\)。
- 若 \(\lambda \pm i\omega\) 是特征方程的根,设特解为 \(y_p = xe^{\lambda x}[Q_k(x)\cos(\omega x) + R_k(x)\sin(\omega x)]\)。
五、 微分方程的应用¶
微分方程的应用题也是考研数学二中的一个常见题型,通常结合几何、物理等背景进行考察。常见的应用包括:
- 几何应用: 求解曲线方程、法线与切线问题等。
- 物理应用: 如冷却定律、运动学问题等。
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建立微分方程,然后利用上述方法求解。这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解微分方程的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建模能力。
总而言之,考研数学二中微分方程部分的考点清晰、方法固定,考生在复习时应系统掌握各类方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的熟练度和准确率,特别是在待定系数法的应用上要多加注意,力求在该部分获得理想的分数。